基础科学发展得好,可能连吃鱼都不会卡嗓子了 | 圆桌讨论


(资料图片)

基础科学研究可以成为未来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石。对谈嘉宾:

雷加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杨红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乌马尔·丹拉迪·达赫鲁(Umar Danladi Dahiru)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防治咨询委员会主任

作为发展基石的基础科学研究

吴敏苏:今年(2022年)的7月8日,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基础科学国际年。在开幕式上,作为本次活动中国唯一指导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的双重委员单位,中国科学院侯建国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关注基础科学研究,就是关心人类未来的发展。

那在各位老师关注的领域里,基础科学是如何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

雷加强:我们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在七八十年代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想也反映了基础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包括发展的重要作用。数理化当然是基础科学里最重要的了,数理化、天地生,这是基础科学,那么它应该是相当于水之源、木之根,这是毫无疑问的。

,大家看到沙漠治理好像很简单,实际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很多个学科。沙漠是怎么形成的?沙漠的沙颗粒是怎么运动的?沙丘是怎么往前走的?等等问题。甚至我们经常遇到的沙尘暴,它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到我们身边的?都需要基础科学知识去认识它,揭示它的规律。

只有揭示了规律,在技术的研发,比如防沙、治沙技术,在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的实现方面,才有了根本,才有了技术的源泉。

杨红生:在我们团队,我主张写三类文章:第一类文章就是改写教科书的文章,要实现新的认知,也就是解决一些机制或者规律问题;第二种就是一定要写在我们蓝色国土海洋上的文章,就是要有用;第三类就是要写一些战略性的文章,能够为我们的决策者提供思想。

事实上我们回过头来就可以发现,基础研究,也就是第一类文章,完全能够支撑我们第二类的关键技术。因为只有基础研究突破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才有针对性的方案。

举个例子,。在茫茫大海中,它是怎样聚集的?比如在繁殖过程中,它们怎么能在一块儿进行繁殖呢?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呢?我们不知道。它肯定不是用声音,眼睛也看不见,甚至没有眼睛,那怎么办?唯一的途径就是化学——信息素,通过某种化学成分在水里飘散,它就能相互聚集了。

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化学物质呢?如果找到就很简单了,我就要研制这种化合物,然后把它们聚集起来进行繁殖。要想采捕的话,也用这种化学物质把它们吸引到一块儿,就能很好地进行采捕。

所以说,基础研究确实完全可以成为未来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石。

我们能为地球、为生命做些什么?

已完成:30% ///// /////

吴敏苏:地球不仅是80亿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也是陆地、海洋中无数生灵的家园,保护海洋生物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长期来看,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多,回报的少。从基础科学的视角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能为地球、为生命做些什么?雷老师,您来谈一谈。

雷加强:我还是结合我的工作来说吧。人地关系要处理好,一项基础研究就是要能够使人地协调发展。事实上,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依然是很有限的,需要我们进一步从基础科学方面去揭示、去创新。

比如在我们地理学里面,水、土、气、生之间相互作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等要素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在地理学、生态学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这也是我们要给地球做贡献所需要的基础。

具体再来讲,我们认识了规律,首先要做到尽量少地影响自然,要保护重要的景观,一些特殊的系统应该建立相应的保护区。在我们还不能完全认识到某些规律的时候,还是以保护为主。现在不管国内国外,都在大力推进保护区、国家公园的建设,在一步一步地不断认识、不断地保护自然,并且更深地认识和采取更强力的措施去保护自然。这个就是现在我们能为地球、为生命,从基础研究方面可以做出的贡献。

杨红生:我们首先就是要考虑到全球变化对人类、对地球、对海洋的影响,因为确实有很多灾害爆发了。怎么让人类更好地认知全球变化的相关规律?出现变化以后,我们怎样能有更好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在整个海洋牧场的建设过程中,我坚持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与自然共建、与渔民共建。同时,我们也特别强调,能保护的就不要修复,能修复的就不要重建。总而言之,我们要道法自然、人海合一。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已完成:50% //////////

吴敏苏:在刚才两位演讲的时候,我听到雷老师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新疆,在那儿一待待了40年,然后还去了非洲,条件都很艰苦,您动摇过吗?

雷加强:20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以后,大部分人都还是想从事科学研究。那时候,好像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我的老师告诉我,你要想做地理方面的研究,新疆是地理研究的天堂。那儿有冰川,有沙漠,有好多需要研究的地理学的问题。这样我就走到了新疆。

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我的硕士生导师夏训诚先生,夏先生当时从罗布泊考察回来。彭加木是考察队的队长,夏训诚先生是副队长,他们在罗布泊的考察取得了很多进展。

我在上学期间了解到了他们这项工作,所以我就跟着夏先生做沙漠研究,做了近40年。沙漠研究确实很艰辛,特别是当我们在沙漠里工作,比如观测风沙的时候,风吹沙扬,眼睛也睁不开。观测回来的时候,耳朵、眼睛、嘴巴全都是沙子,只有眼睛可能有那么一点点的白色,看起来可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个时候可能动摇过。但当我离开后,又开始想念沙漠,沙漠还是跟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后来经常跟人讲,不是沙漠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沙漠。有沙漠的地方,正是我们工作的战场,而无所谓在新疆,还是在撒哈拉、在非洲。包括乌马尔,我想着我们都一起要面对沙漠,把我们的知识、成果落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防沙治沙的道路上。

吴敏苏:杨老师,您研究了40年的渔业,养鱼、养虾、养海参,这些吃够了吗?

杨红生:还没有够,现在要让我们老百姓吃到更健康的鱼,这是更重要的。

回想起我的学习历程,还是非常的有意思。我最早叫杨红牛,很牛的名字。但是我们的小学老师说牛不能没有地,所以他在牛下面加了一横,变成生了。现在我觉得这个加得太重要了,不光是跟海参有关。三生万物是我们传统的理念,同时我们强调生态、生活还有生产,三生都在一块儿。所以这个生字加的非常好。

在求学过程,我感觉有三位导师对我影响非常大。第一位是我们华中农业大学的杨干荣先生,已经去世了,他教我怎么样去做科研。我的第二位导师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李德尚先生,当时是我们国家第一位水产学的博士生导师,他教我怎么去找问题。我博士后期间的导师是张福绥院士,他教会我怎么样拓展空间。

所以我一路是从淮河到了长江,又到了黄河、到了黄海。同时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从淡水池塘到海水池塘,最后到汪洋大海,整个境界就变了。小时候我就想,能吃上鱼就最好了。现在不是这样了,我们要吃健康的鱼,要让环境变得更健康,要让国人变得更健康。

比如,以后鱼还有骨头吗?这是一个高技术问题了。鱼主要的骨骼还是要有的,如果没有那就变成面条了。但肌间刺、就是肌肉里边的小刺很可能会没有。

▲ 银鲫野生型(左)和完全缺失肌间刺的突变体(右) 来源:中科院水生所、华中农大水产学院

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好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把这个肌间刺基因敲除掉,所以孩子们就可以放心地吃。像鲫鱼、武昌鱼这些原来肌间刺比较多的鱼都可以做到。只要我们充满想象,我们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

吴敏苏: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我们也相信,不论是在沙漠防治、生物遗传还是其他领域,未来基础科学取得的进展能够更好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今天的圆桌讨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

- END -

文章和演讲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格致论道讲坛立场。

版权说明: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 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更多阅读第一时间观看格致论道演讲?请关注“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官网和B站号

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欢迎关注格致论道官网:self.org.cn,微信公众号:SELFtalks,微博:格致论道讲坛。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基础研究 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秦书八体

2023-02-19

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我们:58 55 97 3@qq.com

版权所有 ? 2023 印度印刷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